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窃国[三国]_17(1 / 2)





  比如,屋子稍微加固修葺了一下,至少不漏风了,屋内也加了合适的被褥等等,但也仅限于这种基本条件,多余的享受袁绍也是半点没要。

  袁家又多给袁绍派了个小厮过来,以前这里只有一个,主要是干活儿的,毕竟洗衣做饭这种事你真不能指望袁绍自己干,现在多派一个来,不干别的,只照顾袁绍了。

  原本袁家是想要派个婢女来的,毕竟女子做事总要更加细心一点,可袁绍以孝期不该亲近女色为由拒绝了。

  曹操也说他:“你这是何必呢。”

  对啊,何必呢?

  从宗法上说,袁绍已经是袁成的儿子了,这属于别人家的孩子的范围,再加上他母亲地位实在不怎样,因此袁绍就算守孝,但他只在袁家深居简出就好了,也没人会说什么的,何必做这么全套折腾自己呢?

  袁绍苦笑一声:“阿瞒,这话我也只对你说,我这事,别人都看着以为我过继了就是风光了,可实际上……我现在也不得不做,因为我必须是个重情重义的孝子才行。”

  母亲去世,袁绍心中当然是悲伤的,他也愿意为了母亲做这一切。

  但事情却不仅于此。

  袁绍到底不是袁成亲子,那么遇上生母出这种事,他该怎么表现?

  若是袁绍表现的冷淡,难免就要有人说闲话了,因此他必须是个孝子,而且还是个一般人都比不上的,重感情的孝子,人家对他一分好,他也要全心回报的那种。

  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家产生不好的想法,也不会损害袁绍的名声。

  袁绍这么一说,曹操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说真的,他也是知道的,袁绍的位置看起来风光,但实际上却十分敏感,亲生的和过继的总有区别,亲生的略有冷淡,但只要礼数到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过继的,哪怕你做了十分的好,也会有人拿十一分的标准来说事,稍有不慎就要被人戳脊梁骨。

  可曹操还有另外一重担心:“本初,这确实是要做的,但……与生身父母过于亲近……算我失言。”

  说到一半,曹操又把话咽了下去,但袁绍也听明白了。

  他对母亲表现的过于眷念,过于看重这份感情,人家会不会觉得他一心只想着亲生父母,是个养不熟的?

  作者有话要说:  讲真的,小公举的日子也没想象中那么好过

  不过,大概真的是吃苦才能成才啊

  你看,曹老板等级就比本初小公举高,本初小公举又比作为嫡子的坑货袁术高……

  PS:其实我想问个事儿

  你们谁知道怎么治打嗝啊!!!!!!!

  玛德要疯了啊啊啊啊啊啊!!!!!!

  能坚持写这章,我真的是靠信仰QAQ

  ☆、第章

  关于曹操提出的问题,其实不需要多说,袁绍自己也想到了。

  所以他现在虽然不回家,但却也每天让人问候父母的身体情况,他自己也写信,把握好频率以及语气用词等等,目前来说,袁绍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

  曹操说话也只说这么多,或者说,他原本就觉得自己说的足够多了。

  一般来讲,朋友间说话,即使他想到了这些,也是不能说出来的,但他今天还是假装失言对袁绍说了,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曹旭不知道袁绍和曹操说了什么,不过她回去的时候袁绍倒是给她送了书,嗯,带注释的那种。

  很简单的识字常用教材,但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可以看出,即便是基础教材,之前使用的人也是很用心的在学的,后来还补充了不少东西上去,但都浅显易懂,属于基础科普的水平。

  据曹操说,那是袁绍以前学习的时候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