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热烈_20(2 / 2)

  有时候他甚至都要觉着这人的存在是自己失去理智的前兆。哪里会有这么一个人,现实里不会有的,这人只会活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可吴蔚却又活生生的站在那。抱怨着盒饭里的肉菜太少,一言不发闷头赶着作业,满头大汗的吃着雪糕,紧咬着嘴唇挂了与家人的电话。一个活的,有生命的,有自己七情六欲的人。

  吴蔚并不是他的幻想,也不是他脑袋中的顽童。

  事实上吴蔚并不怎么听话,尤其在一开始。因为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吴蔚几次三番的和宋兆先说自己不要拍了。

  拍摄前剧组答应了吴蔚父母会给他请一个家教,为了确保他不至于因为拍戏耽误了功课。家教也确实请了,可吴蔚却难得有时间上课。他不知道拍戏竟会是件这么累的事,让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学习。

  以及后来,宋兆先能看出这个第一次离开家的十五岁男孩是多么的归心似箭。硬着头皮向他请假,却是怎么也不肯说出原因。想家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可正值青春期的轻狂叛逆,似乎除了愤怒以外的一切情绪都是那么扭捏的不可告人。

  宋兆先看着眼前这个男孩,那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吴蔚的真实。

  这人有着角色里所没有的挣扎,这人存在着比他想象中更加丰富的情绪。吴蔚并不是为了他的作品而存在,而是吴蔚的存在完整了他的作品。

  吴蔚离开了这个角色依旧还是吴蔚。他就像一块白板,你可以任凭喜好随意涂抹,事后他却总是可以把自己擦拭的干干净净,叫人看不见一丁点戏中的影子。

  宋兆先原本看中吴蔚的便是他本身性格与角色的相像,后来才发现就连这点他都看错了。即使不过未成年,他却已经从吴蔚的眼神中看到了那分万夫不当的少年意气。

  宋兆先一直觉着自己眼光毒辣,却是频频在吴蔚这出了差错。甚至包括后来。

  那时候的宋兆先把吴蔚当做中国电影的未来,他甚至都能想到从今往后吴蔚的演绎生涯该是如何辉煌,替他规划出了无与伦比的灿烂以后。吴蔚不会仅仅是个演员,他会是个艺术家,他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他将成就无数经典,更会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地位。

  吴蔚却并不没有活成他所希望的样子,那句“中国电影的未来”更是沦落为一句时不时被拿出来调侃两句的笑谈。“中国电影没有未来。”每次吴蔚都会自嘲的在后面接上这么一句。

  其实在坐的绝大多数人心里都已经有了底,关于这顿饭要谈的是什么。不过等到宋兆先真的说出要他出演自己的新电影时,吴蔚还是稍微晃了下神。

  一旁的小小见这人半天没反应,只恨不得自己眼色使的不够明显。

  公司那边的领导都已经开始举杯感谢人大导演的赏识了,这边吴蔚才不紧不慢的来了一句“我想想吧。”

  饭桌上的其他人,除了宋兆先以外,无不是叫这回答吓了一跳。

  也是,以吴蔚现在状况来说,烧香拜佛求爷爷告奶奶都轮不到他来演这种大制作,何况人家开口点名要他演。恐怕自己跪下磕上三个响头,旁人还得来上一句宋老是个念旧情的人。

  领导赶紧站起了身,着急忙慌的解释着吴蔚不是那个意思。宋兆先带过来的几个人也都无一不是在一脸的难以置信中带上了些许的不屑,就差没当面说吴蔚不识相了。

  “我知道,剧本你先看着,你要是想演咱再细谈。”宋兆先好像没看见现场的尴尬似的,一口就应下了。即使多年没合作,他也还算了解吴蔚,要是对方想都不想的当场就答应下来,他才真要失望了。

  “你啊,是一点没都变。”宋兆先对吴蔚总是有种莫名的亲和。明明是个不苟言笑的性子,在吴蔚面前却总带着三分笑意,这叫饭桌上熟识宋兆先的几个人很是惊诧。

  吴蔚却是不赞同这话,“我脸上的皱纹都快赶上您了这还一点都没变呢,您可真是好眼神。”

  宋兆先给这人夹了一筷子糖醋里脊肉,他记着这小子以前最爱吃这种酸酸甜甜的。“你这嘴啊,还是这么碎,当年真应该让刘老师好好管教管教你。整天没大没小的。”

  刘老师是当时剧组里给他请的家教老师,吴蔚也是没想到宋兆先还能记着这么号人物呢。记性是真不错,吴蔚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宋兆先听了笑呵呵的把手搭在吴蔚肩膀上,把人向自己这拉了拉。“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演吗?”也并不是真的再问吴蔚,“我想来想去啊,就觉着你行。这么多年了,还是只有你啊。”最后说的有点感叹。宋兆先又拿手拍了拍吴蔚的肩膀,“吴蔚啊吴蔚,你啊。”语气里带着无尽的可惜。

  吴蔚还是带着笑,转过头来问宋兆先要不要试试这望月楼的松鼠桂鱼,“那可是好吃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