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6章我只要现金(2 / 2)


  “是嘀嘀需要我们,而不是我们需要它。嘀嘀不收购惠民出行,它的生态就是不完整的,始终缺少了一环。

  就举个最简单例子吧,嘀嘀月活跃用户只有3000多万人,它们要是整合了惠民出行。

  这个数字可以翻一倍,逼近1亿人。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笔并购,全公司都翻身……”

  张益达的这一套说辞,和薛村禾说服陈卫的大同小异。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共享单车这个流量入口对嘀嘀太重要了。

  不掌握在手里,陈卫怕是觉都睡不着。

  薛村禾沉默不语,个个都是小机灵鬼,不好糊弄啊。

  “益达,你说说你的心理底价是多少?”

  “100亿美元吧!”

  薛村禾有些头疼,当掮客还真是不容易啊!两边都是大爷,中间人难做。

  “先不说嘀嘀方面是否接受。真要按照这个报价来,可能大部分都要采用股权收购。

  比如说股权和现金比例为七三,八二这个样子。这样的方案你能否接受?”

  张益达想了想,开口问道:“嘀嘀目前的估值是多少?”

  薛村禾也实话实说道:“在完成软银牵头的新一轮融资后,估值会涨到500亿美金。

  如果再收购惠民出行,那就接近600亿美金了。”

  这泡泡吹得可真够快、真够大的,锐向都落后嘀嘀一大截了。

  不过嘀嘀的股权,张益达是真的不想要。

  今年应该就是嘀嘀的估值巅峰了。

  明年嘀嘀顺风车会发生乘客遇害事件,全国掀起热议,嘀嘀被迫下线顺风车业务。

  一看嘀嘀出现颓势,各路玩家都粉墨登场了。

  镁团、高德地图、千度地图入局,再加上其他中小打车软件,一时间嘀嘀辉煌不在。

  嘀嘀估值曾达到过800亿美金,然后又回落到500多亿。

  这中间,又发生过几轮融资。

  现在以500多亿美元估值入股,搞不好还要亏损。

  反正前世,张益达看到有嘀嘀股东以400亿美元估值在转手嘀嘀的老股。

  “6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

  张益达决定还是不能拿嘀嘀的股份,哪怕让公司价格卖得便宜一点都不能拿。

  “全现金?”

  薛村禾都惊讶了一声,笑着摇了摇头,“这不现实,也不合逻辑!

  嘀嘀就算完成了本轮融资,账面上现金也不过才130亿美元出头。

  拿出将近一半的资金收购惠民出行,那它本身的业务怎么办?”

  “再融一轮不就好了?或者这一轮融大一点,100亿美金不挺好的吗?比融资数十亿美金听起来更加霸气。

  而且还可以创造互联网领域全球单笔私募融资记录。这都是活广告。”

  薛村禾摇头失笑,很想说一句:你是不是对100亿美金有什么误解?

  互联网公司在未上市前,能融一轮几亿美元的都称得上是行业鼎鼎有名了。

  融资数十亿美元,那在全球都罕见。

  至于超过百亿美金,薛村禾在从业生涯中还未见到过。

  “益达,我只能说尽力去谈,不敢保证一定成功。

  尽量让收购价和现金比例都高一些吧!”

  张益达点头,又说道:“对了,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嘀嘀收购惠民单车后,锐向和惠民单车的合作不能解除。

  包括魔宝支付、绿豆信用、小程序等等合作协议都重新签署一份,期限为五年。”

  薛村禾笑了笑,他知道张益达这是忌惮嘀嘀背后的阿狸。

  他点了点头,“行,这条也加进去。”

  张益达想起了押金理财的事,又赶紧补充了一条。

  押金理财都瑞民理财太过重要,突然下架的话,引起用户恐慌就麻烦了。

  用户大规模撤资,会给瑞民理财造成很大麻烦。

  如果造成挤兑的话,风险还会传递,到时候惠民出行也不能独善其身。

  薛村禾显然是知道厉害的,把这一条要求也应下了。

  条件都谈完了,张益达说道:“那知会其他股东一声吧,大家一起开个会。”

  接着,惠民出行召开了股东大会。

  卖身嘀嘀?

  一众股东听到这个会议议题,炸开了锅。

  嘀嘀这两年风头正劲,是一只估值数百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

  大部分人都觉得卖给嘀嘀还不错,是一个不错的买家。

  前段时间随着经纬全球、金沙河创投两家股东退出,让其他不少股东也打起了退堂鼓。

  他们也在怀疑,是不是惠民出行这艘船要沉了啊?

  徐小明和沈北朋因为跟张益达走得比较近,所以在大会上都投来了问询的目光。

  张益达朝他们点点头,示意没问题。

  接着张益达说道:“目前还在接洽阶段,大家不要走漏风声。

  之所以选择跟嘀嘀“合并”,也是因为一加一大于二。

  在共享单车领域我们是第一,但在网约车领域我们错过了时机;

  嘀嘀则跟我们相反,他们是网约车第一,但却错过了共享单车。

  我们跟他们合并,也能形成业务互补,为股东、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张益达稍微多解释了几句,然后又宣布进行投票。

  没有人反对,全票通过了卖身决议。

  决议通过后,接着又开始组建谈判团队。

  黑衫资本、企鹅、软银等股东经过讨论磋商,都派出了各自的代表,加上惠民出行管理层,共同组建了一支谈判小组。